“2025江西锂产业大会暨第三届碳酸锂供需策略会”圆满落幕
2025年9月16-17日,由五矿期货有限公司联合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5江西锂产业大会暨第三届碳酸锂供需策略会”在南昌隆重召开。本次会议以“绿水青山 共谋锂想”为主题,汇聚20余位行业专家,旨在围绕锂产业发展,促进锂产业全维度合作共赢,探索出一条环境友好与经济效益的绿色发展道路,为全球新能源发展共创“锂”想。
2025江西锂产业大会现场
9月17日上午9点,大会准时开幕。五矿期货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周智,天津绿伟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兆军,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卢庆发表精彩致辞。
五矿期货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周智
周智表示,作为成立三十二载、深耕产业服务多年的期货机构,五矿期货始终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初心。联合上海钢联推出了碳酸锂现货价格指数,并研发了“五矿问策”产业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期现结合方案设计、套期保值策略优化等定制化服务,帮助企业有效缓冲价格波动对生产经营的冲击。同时,五矿期货联动交易所指定交割库资源、创新场外衍生品工具、整合全产业链服务资源,护航江西区域涉锂企业穿越市场周期、助力产业服务国家双碳战略,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以锂为媒、向绿而行,共同书写中国锂产业服务国家能源转型、助力双碳伟业的新篇章。
天津绿伟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兆军
张兆军表示,天津绿伟新材料始终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材料供应链提供基础支撑与创新服务,借天津港+自贸区,构建“保税+仓储+加工+贸易+金融”氢氧化锂国际化平台,创新推出氢氧化锂保税仓储及转口贸易“一站式交易服务”新模式,打通“中国锂”全球循环,期待与各方共同打造更高效、更稳定、可持续的产业生态平台。
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 卢庆
卢庆表示,碳酸锂市场波澜起伏,机遇与挑战并存,针对碳酸锂“供需两旺、低成本占比提升”新局面,上海钢联提供价格评估、成本模型、套保策略等全链数据,助力企业降本、稳价、控风险,推动“中国价格”走向全球,共建透明可持续的新能源生态圈。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博士后席昭
在主题演讲环节,多位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围绕锂资源开发、供应链管理、电池回收等核心议题展开分享。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导李新海团队博士后席昭以《低品位锂资源多元材料化冶金高值化研究与创新》为题,提出“多元材料化冶金”核心技术理念,结合苛化法选择性提锂等创新工艺,能够实现中国低品位、复杂锂资源的绿色、高效、高值化利用,从根本上突破锂产业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瓶颈,保障国家新能源战略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国际锂业协会中国代表总监马增光
国际锂业协会中国代表总监马增光在《ESG视角下全球碳酸锂供应链的机遇与挑战》演讲中指出,通过采纳国际锂业协会(ILiA)制定的全球统一碳足迹标准,可构建透明、公平的供应链,倒逼全系统减排。这要求行业通过技术革新降低能耗与资源消耗,依托ILiA等权威机构引领ESG实践,推动锂行业以高效、负责任的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满足下游脱碳目标并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
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专业委员会高级研究员 张冲
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专业委员会高级研究员张冲围绕《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探索》分析,面对镍、钴、锂等关键原材料对外依存度高的挑战,发展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已成为保障资源安全、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关键环节。虽在政策、标准、技术和溯源体系等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仍面临行业监管不足、技术瓶颈及海外壁垒等挑战,需从完善法规标准、加强技术创新、规范回收网络和拓展全球市场四方面突破。
上海意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林道勇
上海意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林道勇总经理就《极致的低成本、高品质、高收率的提锂技术》进行演讲。新型水反萃与碱性萃取提锂技术成功解决了传统工艺高耗酸碱、腐蚀及乳化问题。该技术以水或CO₂反萃,实现近零酸碱消耗,流程短、成本低,锂回收率高,产品纯度超99.999%。已稳定应用于盐湖、沉锂母液及电池回收等领域,在青海、西藏等多条产线稳定运行超四年,被认定为国际领先水平,为锂资源清洁高效提取提供了经济与环境效益双优的解决方案。
五矿期货有限公司研究中心新能源研究员 曾宇轲
五矿期货有限公司研究中心新能源研究员曾宇轲在《期货工具对江西锂产业发展影响》演讲中提到,中国碳酸锂期货市场快速发展,2025年前八月日均成交量同比增85.1%,期现价格相关系数达0.99,有效发挥价格发现功能。江西作为全国最大锂盐产区(产量占全国39.3%),企业深度参与期货交割与套期保值,期货工具助力企业锁定利润、管理库存风险。当前需加强企业风控体系建设,坚持风险中性原则,以促进产业与金融健康协同发展。
碳酸锂供需策略会现场
9月17日下午,第三届碳酸锂供需策略会如期举办,专家们聚焦市场趋势与产业实践难点展开深度交流。
天津国安盟固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盟固利研究院院长 闫东伟
在碳酸锂供需策略会上,天津国安盟固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盟固利研究院院长闫东伟博士就《固态锂电池发展与关键原材料变革》展开演讲。固态锂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和宽温域运行等核心优势,成为下一代储能技术的重要方向。它通过采用固态电解质,适配高压电极材料,显著提升系统能量密度,并从本质上解决安全性问题。目前产业正经历从半固态向全固态过渡的阶段,有机-无机复合电解质体系被认为是主流发展方向。
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能源环保研究部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 马天一
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能源环保研究部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马天一发表《全球储能经济性分析与市场空间预测》主题演讲。由于136号文推动新能源全面入市、取消强制配储,储能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地方细则差异化落地,储能通过时间套利、容量租赁、辅助服务盈利。市场化转型倒逼技术创新与精细化管理,独立储能成核心需求,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天津绿伟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孙雨
天津绿伟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雨以《基于保税库视角的全球锂产业发展》为题展开演讲。氢氧化锂市场呈现价格波动剧烈、贸易流向高度集中等特性,且因其危险化学品的特殊属性,行业壁垒较高。在此背景下,天津绿伟新材料有限公司凭借其齐全的危化品经营资质、公用型保税仓库以及CNAS认证实验室,创新性地打造了集保税仓储、转口贸易、简单加工及危包商检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其临近天津港的区位优势及“前店后厂”模式,有效帮助客户节省税务成本、抓住贸易机遇,解决了行业保税状态下危化品加工转口的核心痛点。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部有色金属组经理新能源金属分析师 张家铭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部有色金属组经理新能源金属分析师张家铭在《有色金属产业给锂行业的“他山之石”借鉴》演讲中指出。锂作为战略性新兴金属,其需求高度集中于新能源汽车与储能领域,预计2024-2027年全球需求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4%,增速居有色金属前列。当前行业正经历周期性调整,前期高价引发资本开支扩张,导致供给弹性显著增加,锂价进入震荡下行与磨底阶段。成本曲线趋于平坦,价格波动区间预计收窄。未来锂行业将呈现需求高成长与供给高效响应并存的特征,逐步进入波动收敛的新周期。
访谈现场
上海奕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新能源行业研究员伍佳焜、五矿证券有限公司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张斯恺、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分析师陈光辉、常州锂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期货经理王玉龙就“碳酸锂价格观点—‘多空之争’的逻辑研讨”进行了讨论。
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事业部锂及储能部经理 方李喆
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事业部锂及储能部经理方李喆开展题为《2025年-2026年碳酸锂行情分析与展望》的演讲。他指出,碳酸锂95%用于锂电,中国占90%冶炼及消费,定价以国内为主,广期所期货影响力提升,流通市场升贴水占比达90%。2025年1-9月碳酸锂产量66.68万吨(+35.2%),需求80.7万吨(+44%),全年预计产量92万吨、需求116万吨,库存从9.07万增至10.07万吨,供需过剩但库存结构变化。
本次大会于9月17日下午18时圆满落幕。
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的浪潮下,锂作为“白色石油”,已成为碳中和时代的核心战略资源,当前锂资源供需格局正经历深刻重构;与此同时,产业链下游的电池材料技术迭代、多场景的市场应用、锂产业的定价逻辑、循环经济闭环构建等问题,亦成为影响全球锂电产业可持续竞争力的核心变量。本次大会作为全球锂电产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探讨锂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推动锂电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打造可持续的“锂”想模板,为全球新能源浪潮注入绿色动能。
一直以来,五矿期货积极响应国家战略,紧跟中国五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布局,大力加强对新能源领域的专业研究及对现货产业服务的深度和广度,积极向产业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转型,通过金融服务实体的重要抓手助力产业发展。未来,五矿期货将继续专注产业、服务实体,围绕国家新能源战略、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新兴产业需求,推进锂产业链在深度融合中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为中国锂电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贡献更多“五矿力量”“期货力量”。